ABC-UG论坛 永久免费在线授课

ABC-UG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3|回复: 0

UG/PROE软件使用相关技巧

[复制链接]
xiali270576629 发表于 2010-8-25 20: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G/PROE软件使用相关技巧

A:怎样在UG造型上写文字
UG版本:NX1.0
1、先新建一部件,在该部件中编辑文字。进入modeling并不能输入文字,必须到drafting里输入文字,其中英文字可以用mdcfont等空心字体,汉字只能用chinesef(我还没有中文字体库,呜呜)。
2、从file-->export-->cgm输出文字,在“输出cgm”对话中,“源”选择“图纸”,“文本选择”选用“多义线”,其他的默认,点击“确定”,就得到了cgm文档,在后面在用到。
3、在需要用文字的部件中,从file-->import-->cgm输入刚刚创建的CGM文件,可以看见文字会在XY平面上了,如果看不到,用"Ctrl F”快键,这些都是些线条。
4、将文字“影射”到曲面上: 可以用“缠饶”,也可以用“投影”。
5、就可以对在面上的线条进行各种处理啦。  

--------------------------------------------------------------------------------
B:简述UG手动分模
UG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种模具设计软件,主要是因为其功能强大。

  模具设计的流程很多,其中分模就是其中关建的一步。分模有两种:一种是自动的,另一种是手动的,当能也不是纯粹的手动,也要用到自动分模工具条的命令,即模具导向。

  UG自动分模的过程:1.分析产品,定位坐标,使Z轴方向和脱模方向一致。

  2.塑模部件验证,设置颜色面。

  3.补靠破孔

  4.拉出分型面

  5.抽取颜色面,将其与分型面和补孔的片体缝合,使之成为一个片体。

  6.做箱体包裹整个产品,用5缝好的片体分割。

  7.分出上下模具后,看是那个与产品重合,重合的那边用产品求差就可以了。

  手动分模的步骤就大概就这样,手动分模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利用MOLDWIZARD分模所达不到的,在现场自动分模基本上是行不通。但是里面的命令是比较的好用的,我们可以用的有关命令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
C:怎样用UG建立自己的UDF库
用UG建立自己的UDF库
你可以使用位于以下目录的UDF库:
$UGII_BASE_DIR/ugii/udf,
但有时候你想定义自己的UDF库。以下简单介绍自定义UDF库的方法:

备份udf文件夹下的dbc_udf_ascii.def和udf_database.txt文件。

创建一新文件夹用以存放UG生成的UDF文件,如:在D盘下建立一个MyUDF文件夹,则

此文件夹路径为:D:\MyUDF。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dbc_udf_ascii.def文件,查找字符串“Library Hierarchy”,此

行以下为UDF库类定义代码。

拷贝/粘贴一段类定义部分,例如:
CLASS Fittings

{

TYPE Fittings

QUERY "[DB(udf_lib_name)] &= [Fittings]"

FILE "$UGII_UDF_LIBRARY_DIR"

DIALOG udf_name

RSET udf_file_name

}

用新的类定义名称替换“Fittings”,用新的库文件路径替换环境变量。例如:用

“MyUDF”作为新的类名,MyUDF文件夹所在路径作为新的库文件路径,如下所示:
CLASS MyUDF

{

TYPE MyUDF

QUERY "[DB(udf_lib_name)] &= [MyUDF]"

FILE "D:\\MyUDF"

DIALOG udf_name

RSET udf_file_name

}

G中建立用户自己的零件,定义好特征后,选择File->Export->User Defined

Feature,在library中点击browse选择MyUDF节点作为输出位置,生成的UDF文件将会

存放在用户的udf目录中,本例为D:\myudf

以后用户使用此UDF时,选择Insert->Form Feature->User Defined…,弹出UDF对话框,点

击Browse按钮,选择metric/myUDF节点,用户定义的UDF将显示在如下所示的对话框中,点击

图标即可插入UDF到当前的工作部件中  

--------------------------------------------------------------------------------
D:UG/Open GRIP库的应用
UG软件包中收集了许多GRIP程序,可供我们引用和参考,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能应用几个

简单的、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例子,势必会增强学习二次开发的兴趣和信心!对于搞CAM的来

说,在刀具的切削参数方面除了需要经验之外,有时候也需要定量的分析和计算,比如跨距

(Stepover)和残留高度(Scallop)之间的关系。假如我们精加工使用了R5的球刀,跨距为

0.25,当我们改用R8的球刀时,为了达到同样的粗糙度,改用多大的跨距呢?这里我们就需

要计算R5的球刀所能达到的残留高度,然后利用这个残留高度去计算R8的刀具的跨距。

UG/Open GRIP库里就提供了这样的两个GRIP程序。方法如下:

1. 解压: 解压\UGS180\GRIPLIB\下的griplib.tar压缩包,会看到两个文件夹,其中的源程

序存放在\source\grip\main里,我们举例所用到的两个是scallop.grs和stepover.grs;如

果你还没有编译过,请进行下面的步骤;

1.编译: 运行GRADE,

2.运行UG OPEN GRIP会看到GRADE的界面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GRIP文件存放的目录,输入4,回车,然后输入GRIP所在的路径

D:\UGS180\GRIPLIB\source\grip\main,回车,输入2,回车(我们全部编译),会看到编译

(Compile)成功的界面。然后回车返回,输入3,回车,即进行链接(LINK),同样会看到链接

成功的画面。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在UG界面里掉用这些GRIP程序了。

3. 执行:

进入UG界面,点FILE→Execute UG/Open→GRIP,选择

D:\UGS180\GRIPLIB\source\grip\main下面的Scallop.grx,会看到

我们在刀具直径里面输入10,跨距里面输入0.25,点击OK,会看到计算结果在信息框里显示

Scallop为0.0016。我们再运行stepover.grx,会看到

我们在刀具直径里输入16,残留高度里输入0.0016,点击OK,会看到计算结果为stepover为

0.3319,这样我们就可以参照这个值设定加工切削的参数了  

--------------------------------------------------------------------------------
E:提取点座标并按顺序排整齐
你可以在UG的安装目录下找到griplib的目录,如在UG V15中:

c:\ugs150\griplib\griplib.tar.Z 找到griplib.tar.Z文件。将其改名为 griplib.tar文件

,然后运行 Star > Programs > Exceed > Accessories > Tar > File > Open >

c:\ugs150\griplib\griplib.tar 将它解开,其中有一 个名叫 points2file.grs 的GRIP源

程序,你可以在编译和链接后在UG 中运行。用它提取点的座标非常方便  

--------------------------------------------------------------------------------
F:UG几个实用的技巧
1.改变阵列中个别成员的位置:在特征树中单击该成员,通过Clock Instance改变位置 .
2.更改阵列方向:阵列的方向只能为当前WCS的方向,所以只能改变WCS的方向来改变阵列方向 .
3.隐藏/显示特征的父曲线:在Modeling Navigator中,右击某特征,选择Parent Curve Show/Hide.
4.删除Group Feature:删除前应先解散其内部特征,否则会把所有的成员特征都删除.
5.多视图显示:选择format -> layout -> open.
6.使模型半透明:选择Preference -> Visualization,选择对象,单击菜单Object Display,调节透明度至合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5 下一条

ABC网络授课|ABC数码店|小黑屋|联系我们|ABC工作室

苏ICP备19039774号-1

GMT+8, 2024-11-27 07:43 , Processed in 1.1681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