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所设计生产的汽车,被认为是模仿国外汽车公司的产品,因此引起法律问题。如今人们拥有自己的汽车已不再是梦想,人们使用汽车的经验增加了,市场提供汽车的品种增多了,对汽车造型设计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无论孰是孰非,都不由得引发人们对中国汽车设计现状的思考。为此,记者采访了李氏光明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监李光明。
李光明介绍说,汽车设计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汽车设计其实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工程设计,二是汽车外观设计。国内很多院校都有汽车工程设计专业,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于20个,其中设专门汽车外观设计专业的有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原来毕业的一些汽车造型设计人才中有不少已经改行了。记者找到了几位曾经学汽车设计的人士,几乎没有人干“老本行”,薪水低是一方面,进了企业无用武之地才是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汽车外观设计的专门人才还是捉襟见肘的。但与此相反的是,国内汽车设计部门却比比皆是。在国内的汽车企业里,几乎每个汽车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设计部门,如果每个厂按十个计,这样算起来,国内的汽车设计部门可以说相当多,再加上现在大大小小的民营设计公司开始应运而生,这个队伍正日渐庞大。那么,汽车设计企业多,人才少怎么办?目前的状况是,找不到设计人才,就让技术人员顶。
中国的汽车还没有设计?
“尽管国内汽车设计的队伍庞大,但一些设计部门没有独立研发的愿望和能力。”李光明认为,这是国内汽车生产问题之所在。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这支队伍中有人利用大部分时间在做所谓的“逆向工程”,其情形大约是用一些进口的测量仪器设备对别人的车型来做比较精确的拷贝工作,然后用于所谓的开发。
李光明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拷贝,模仿,抄袭不叫设计!打个比方说吧,你可以把《掷铁饼者》做成一个工艺品放在王府井,标价百儿八十来卖,但绝对不可以说这是中国的作品,卖一百万元人民币。因为没有人认你。或许你觉得你好聪明,不就是这么个人扔东西吗,我把它改改不就完了!那好,你把那个人的任何一个部位改动五毫米试试,看看还像个东西吗!再比方说,假如有人把北京的天坛在英国伦敦重建一个,为了怕吃中国人的官司,就按西方人的审美做一些改动,可以设想一下结果,不让世人笑得喷饭才怪!李光明说,如果刚才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至少可以做出下面的推理,中国的汽车还没有设计。
“设计”的价值非同寻常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遗憾的现象呢?李光明表示,关键在于国内产业界至今还没有人发现“设计”这个东西的价值意义。在日本,早在经济起飞初期就提出一个在中国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口号:设计救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开始横行天下,以至于让美国人大惊失色。今天在其很萧条的情况下其经济总量仍然排世界第二,这其中的缘由当然是技术和市场战略的成功占重要因素,李光明认为,其“设计”的助推作用非同小可。再说韩国,他们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年产值达百亿美元以上。正如意大利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所言:“中国的汽车设计过于模仿西方,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无法形成自己的流派。中国汽车企业,在制造硬件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车企业差,差的就是设计。”对于日前国内某汽车大厂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汽车设计比赛,拿出40多万元人民币奖励获奖者,在李光明看来似乎是小儿科。
技术+艺术=中国汽车设计
汽车设计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人群的需求,中国市场呼唤自己的设计。要知道,国际汽车外包装设计费用高昂,需90亿-100亿元人民币的费用,包括生产线及模具、设计等,使整车的开发费用居高不下。但由于国外汽车设计公司缺乏对中国消费者文化与消费心理的了解,往往做出的设计“水土不服”,很难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欢。开拓中国自主研发的设计之路,做中国人自己的车,才会有竞争力。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软肋,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设计。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正进入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期,无论是通用泛亚这样合资企业,还是哈飞、长安、奇瑞等国有企业,乃至吉利等民营企业,都迫不及待地进行“自主研发”和“自主设计”。
在李光明眼中,汽车造型是一门艺术,与希腊时代的米隆做雕塑以及中国人建筑天坛没有多大差别,应当是设计师凭借其敏锐的眼睛,把握最自然的形态,在最不经意的瞬间,去捕捉造型艺术所必需的灵感。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设计师才能把他对造物的谦卑,在平庸和缺憾中寻找激情与冲突,从中获得领悟,进而将它们变成恰当的设计语汇,达成与观赏者之间的同感交流。在汽车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内涵,兼具技术和艺术的汽车设计才是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
|